推薦閱讀書籍

主题一:文明研究、文化起源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索世界诸文明包括华夏文明的根源,凭借史前灵知体系(包括灵知义理、灵知神话、灵知美术、灵知天文、灵知地理、灵知建筑等),以及考古学、文字学、文献学、神话学的最新成果,以三重证据法(一种新式论证法),提出史前雅利安超级文明圈的假设,并尝试破解一系列文明史上的千古谜题,比如金字塔、三星堆、良渚神徽,等等。

【作者介绍】

      徐达斯,杰出历史学者,师从剑桥大学比较宗教学系汤姆斯博士,现为三智东方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在东方学、考古学、神话学、中国文化史领域孜孜不倦研究十余年,主要研究史前文明,对梵文和古印度文化有深入的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最后几章将故事带入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作者介绍】

Arnold Pacey

阿诺德·佩西:物理学家、农业工程师、历史学家、技术哲学家,除技术史经典《世界文明中的技术》外,还有《创造力的迷宫》《技术的文化》《技术的意义》等著作,他是2017年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美国技术史协会最高荣誉)的获得者。

佩西1937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受父辈“天下一家”理念的影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颇有了解。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挑战技术史领域的欧洲中心和白人优越论,每部作品在出版之初都是颠覆性、开创性的,让读者看到欧洲之外广阔世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在出版之后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领域的经典。

Francesca Bray

白馥兰:现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和科技史学界的顶尖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获得者。

主要著作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分册》(李约瑟主编)《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等。

【内容简介】

大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历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学校里,科学和历史是分开教授的——有专门的物理课,也有专门的讲述文明起源的课程——但是大历史打破了这一界限,它将人类的过去置于生命、地球和宇宙的历史之中,已然成为一种解释自我和周围万事万物得以成形的美妙方式,当今世界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大历史中得到解释。可以说,大历史提供了一种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在联结、整合的思想框架。

从宇宙学到地质学,从生物学到人类历史,《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将众多学科的核心概念和范式联系起来,追踪了包括人类行为、价值系统、宇宙运行等一切复杂性主要形式的兴起和消亡,提出能量流动模型,构建大历史框架,解释了大历史运行的原理,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本书还包含了各种“小历史”和科学观念说明,让我们认识到宏大概念如何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阐释了一种每个人都读得懂的大历史。

【作者介绍】

弗雷德•斯皮尔(Fred Spier),国际大历史协会创始人之一,曾任该协会主席,大历史学派理论重要的贡献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 初研习生物化学,后转向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史,全身心投入到大历史研究和普及事业中。1994年至2016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组织并教授大历史课程;2003年至2013年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开办大历史系列讲座;2009年至2018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院开办大历史课程。斯皮尔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究,包括植物的遗传操作、秘鲁的宗教,政治和生态。已出版《秘鲁的宗教制度》(Religious Regimes in Peru)、《大历史的结构:从大爆炸到今天》(The Structure of Big History: From the Big Bang until Today)、《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Big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等。

斯皮尔提出的大历史模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采用,其中 的是比尔·盖茨资助的“Big History Project”,此项目已在美国三千多家中学开办免费数字化课程。

【译者简介】

孙岳,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及文史类跨文化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更多致力于大历史研究。2014年被选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会理事。主要译作有《起源:万物大历史》《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历史学宣言》《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合译)等。 


内容簡介

文明的故事該從哪里說起?是赫赫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國,是奠基西方文明的希臘羅馬?是文字的发明,藝術的創生,還是城市的興起?

這部充滿新意的文明史邀你換個角度看世界:文明的故事由人與自然的互動譜寫。

英國知名歷史學家費爾南多-阿梅斯托憑借考古學、地理學、生态學等領域的廣博學識,頗具實驗性地将文明劃分為9大環境類型、17種生存實境,将人類放回起初面對自然挑戰的情境之中,探索文明的可能性:不同環境中的人們如何因地制宜與自然博弈,如何改造環境、适應環境或遭環境反噬?文明如何在各自的環境中豐富多樣,又如何在交流中发展、消亡或融合?

他将視線投向大片鮮為人知的文明疆土,大膽贊賞了那些常遭忽視的文明的偉大成就: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人乘季風化身商業先驅,非洲稀樹草原上的巴塔馬利巴人发展出獨特的建築理念,安第斯山脈的印加人面臨多重環境阻礙仍然擴張為了不起的帝國……

無論是肥沃的泥地、溫潤的海岸還是灼熱的沙漠、陰郁的沼澤,人類的文明化沖動無處不在,有人栖居的地方就有文明的身影。

讓我們跟随這位淵博風趣的向導,穿越上萬年歷史,探索世界各個角落,收集失落的文明拼圖,看見文明興衰背后的深層邏輯。

作者簡介:

知名歷史學者,同時也是家喻戶曉的BBC(英國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被《紐約時報》盛贊為比肩吉本、湯因比、布羅代爾的歷史學家。他的研究范圍涵蓋環境史、思想史、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全球史等多個專業領域,曾任教于大西洋兩岸的多所高等學府,包括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牛津大學、塔夫茨大學、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等,目前是聖母大學歷史系教授。

費爾南多-阿梅斯托著作甚多,包括《改變世界的觀念》《大地上的文明》《大探險家》《美洲五百年》等,被譯成27種語言,享譽世界各地。他的新作《人類觀念大歷史》将由新思文化出版。這些作品為他赢得了諸多榮譽,如約翰·卡特·布朗獎章、英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凱爾德獎章、世界歷史學會圖書獎等。因為對食物歷史的傑出研究,他還榮獲西班牙國家美食大獎。2017年,費爾南多-阿梅斯托獲得西班牙政府授予人文學者的至高榮譽——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勳章。


内容簡介

在160多年之前,人類就癡癡地注視著夜空,試圖在火星上發現外星人的身影。

160多年之後的今天,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仍在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期待收到外星文明的呼叫。

在人類探索外星文明的160多年的精彩歷史中,經歷過無數激動人心的時刻。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人類只是在尋找外星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小步,未來之路可能還有很長很長。但是已經跨出的這一小步卻是跌宕起伏,充滿無數驚喜和失望。

可是,外星人真的存在嗎?外星文明究竟是一個已被驗證的科學事實還是人類不甘寂寞的一廂情願?作者以嚴謹的邏輯來分析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帶你深入瞭解著名的費米悖論。面對這個困擾了無數科學家的世紀難題,直到今天,科學家們仍爭論不休。

如果外星人真的來了,帶給人類的將會是拯救地球的科技還是毀滅地球的火力?人類文明將如何存續?

【作者介绍】 

        汪洁 ,又名汪诘 ,科普作家,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得主,著有《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等。 全国各科技馆及大、中、小学人气嘉宾,知名电台节目《科学有故事》主播,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音乐、凤凰FM等电台订阅听众超过15万,全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  

内容簡介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作者: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该书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在后冷战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主要的全球动力。它探讨了文明的定义、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建立全球秩序的问题。

主题二: